


——江西广电”名播名记走基层"之南丰纪行
张蔷
“离离朱实绿丛中,似火烧山处处红。”正当南丰县迎来又一个蜜桔丰收年的喜庆时节,江西广电媒体一行20余人在江西广播电视台副台长龚荣生带领下于11月24日来到了这个闻名遐迩的世界橘都。笔者受本报委托,有幸参与了这一由江西新闻出版广电局、江西广播电视台主办的名播名记走基层的品牌活动,所见所闻,感慨系之,特撰此文,以飨读者。
品橘味 赞不绝口
名播名记一行首先参观了南丰蜜桔展览中心。据工作人员介绍和展品显示,南丰蜜桔有1300多年的栽培史,它不仅皮薄汁多,芳香味美,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磷、铁、钙、硒等元素,从唐代开始就成为皇室贡品。近年来,还先后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国字号荣誉。今年全县蜜橘喜获丰收,产量达150万吨,相关产值达40亿元。
接着,我们来到了地处城东新区的中国橘都(南丰)国际果贸城。它规模宏大,占地达1200亩,是由上海抚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6亿元、按照“大农业、大品牌、大发展”的思路精心打造的,是赣东南最大的水果集散地、华东地区最具影响力和辐射能力的农产品交易中心。
当我们进入分拣加工仓储配送中心时,只见工人们正在将堆积如山的蜜桔进行机械分拣、人工精选,江西卫视著名主持人刘蔚应“粉丝”们之请,品尝一只后不禁赞道:“皮薄,汁多,甜甜的,很好吃!”同行们品尝过后也都一个个赞不绝口。我也凑了个热闹,来了个即兴点评:“形似珠,色如丹,味胜蜜!”
观橘海 美不胜收
市山镇的包坊村,有座占地达5200亩的观必上乐园。它是江西省首批乡村旅游示范点、国家3A景区。这里有着壮美奇特的丹霞地貌、历史悠久的千年古观、清澈浩淼的车么湖水。更有令人惊叹的一望无际、枝繁果茂、红绿相映的橘海。目之所及,美不胜收。
果园深处,江西广播著名主持人李晨率先手执小剪,体验采摘的乐趣。一会儿,便见大珠小珠落果篮,深朱浅红竞争艳。我也兴致盎然地操起了小剪,刚欲采摘方抬手,便“暗觉馨香已满襟”。
随后我们还有幸观赏了当地的傩舞。这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传统舞蹈。从橘农们风格古朴的舞姿,我们不仅领受到它深厚的文化内涵,还明显地感受到它所表现出来的丰收的喜悦。深深陶醉于橘海风光和传统舞艺中的江西广播电视台首席记者谢永芳赞叹地说:“南丰人从卖蜜橘产品升级到了‘卖’风景,到现在又升级到了‘卖’一种旅游休闲文化,这样一种转变,把农业与旅游结合起来,从而产生了1 1>2的效果。”
离开桔园时,几位名嘴边走仍边品尝着刚刚采下的鲜橘。看着她们频频启合的朱唇,我忽生雅兴,诌诗一首:“今年今日此园中,名嘴名橘相映红。名嘴含香袅然去,橘林依旧笑微风”。
访橘农 乐不可支
在南丰,类似于观必上乐园这样的集蜜橘产业与现代观光农业于一体的橘园比比皆是,随处可见,据当地陪同人员介绍,全县的采摘园、农家乐超过200家,从业者达到7000人。今年,自蜜桔开摘以来,已接待来自海内外的游客2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6亿元。”橘农受益,游客开心,南丰扬名”的综合效益因而得以凸显。
我们所到之处,橘农们个个兴高采烈,笑逐颜开。名记们随机采访了几位橘农,其中一位桑田镇的橘农吴应根给名记们算了一笔经济账:“来我家橘园的游客非常多,游客最多的一天,他们采摘了2000多斤橘子,我一下就进账6000多元。如果自己采摘后去市场卖,累个半死也挣不到这么多钱。”他那乐不可支的模样被名记们定格在镜头里。
我所采访的一位橘农则喜滋滋地告诉我:“如今全县各级干部心里都装着橘农,积极地为蜜桔营销出谋划策。县邮政局局长吴爱明便充分发挥本部门的网络优势,在网上推出了“贡品橘”“精品橘”等品牌,其中的贡品橘一只只都经精挑细拣,优中选优,可谓万里挑一。一箱36只,售价88元,还供不应求。我们橘农怎么也想不到橘子能提升到这样高的价位,做梦都笑醒!”
这次的橘乡之行,我们处处所看到的是甜蜜的事业带来的甜蜜的生活,甜蜜的生活里正酝酿着更加甜蜜的未来。
橘入梦,梦如橘。世界橘都——南丰人的“中国梦”是甜蜜的梦、芳香的梦、红火火的梦!
【相关新闻导读】
·江西广电“名播名记走基层”活动走进南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