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江西教育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和江西省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共同组织开展的江西省第二届“三友”自强少年推选与资助活动中,南丰附小学生彭颖被评为江西省第二届“三友”自强少年。
彭颖是南丰附小五(5)班学生,今年11岁。7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家中有年迈的奶奶,一对双胞胎弟妹,全靠母亲一个人打工养家糊口。身处逆境的她学习刻苦,在校表现优秀,带好弟妹上下学,在家为奶奶和妈妈分担家务,生活的苦难将她磨砺成为一个自强不屈、品学兼优的好少年。
本次评选活动通过层层选拔推荐、资格审查、网上事迹展示、微信投票、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等环节进行选拔,共评出60名(小学生30名、初中生20名、高中生10名)第二届“三友”自强少年,在六一节前夕将予以表彰——给每人颁发荣誉证书和2000元的资助金,并将他们事迹编辑成册,供全省广大青少年学生学习。(严水生)






附彭颖同学事迹:
命运多舛,坚强不屈
——记南丰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五(5)班学生 彭颖
彭颖,女,今年11岁,是南丰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五(5)班学生。生活赋予了这位11岁少年坚毅的品质,孝顺的情怀,以及面对挫折的勇气。
命运多舛
彭颖原本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家,上有可亲的爷爷奶奶,爱她的爸爸妈妈,手下有可爱的双胞胎弟妹。爷爷奶奶的慈爱,父亲的勤劳,母亲的贤惠,弟妹间的互爱,给这个不是很富裕的家庭总是带来欢声笑语,和谐温馨。可是在彭颖7岁时,可恶的病魔无情地夺去了她父亲的生命。为父亲治疗病魔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窘境。失去了父亲,家里就失去了顶梁柱,家里的重担落在了爷爷奶奶肩上,可是祸不单行,在她9岁时,爷爷由于无钱治病选择了自杀来结束自己60多岁的生命,爷爷撒手人寰使这个本就不幸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不到两年的时间,家里失去了两位亲人,对这个家庭的打击实在太大了,没有了主心骨,老老小小、病病弱弱的一家五口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呢?
意志坚强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因为特殊的家庭环境,彭颖在妈妈的严格教育下,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铸就了坚毅的品质。妈妈总是教育她,奶奶身体不好,要孝顺奶奶;弟妹年纪小,要带好他们,妈妈每天上班早出晚归,你就是家里的大人。彭颖把妈妈的话牢牢地记在心里,一直很懂事,非常体量大人的难处,从来不让大人给她买吃的,也从不要零花钱。长这么大,基本上都是捡别人家孩子穿过的衣服,弟妹也是穿的百家衣,只有过年才能穿上新衣服。别人家孩子穿过的衣服送给她,每当妈妈给她穿到身上时,怕妈妈难过,她总是笑着对妈妈说:“妈妈,我们的衣服很好,穿着正合适。”
彭颖是一个品学兼优、助人为乐的孩子,一直担任班干部,是老师的好助手。每天放了学,别的同学都急匆匆地回去,只有她总是留在学校,要么在捡地上的纸屑和瓶瓶罐罐,要么在办黑板报,要么等待兴趣班上课。因为家里穷,去不了校外培训班学舞蹈,或者学钢琴什么的,彭颖心里也很羡慕,可是她从来没有向妈妈表露过,只有心里暗暗难过。但她并没有为这气馁过,因为学校每学期都会举办各种兴趣班,虽然没有校外的专业,可是她从来不放弃学习的机会。她学书法,学舞蹈,学诵读……由于学习刻苦认真,在学校的各类比赛中都能看到彭颖的身影。因为她不能辜负妈妈的期望,更重要的是,她要为弟妹树立榜样。每当看到彭颖拿着奖状回到家时,妈妈、奶奶看到了希望,邻居也多次夸奖彭颖是个懂事的孩子。
孝老护小
由于爸爸和爷爷相继去世,家里的负担自然落在了妈妈的肩上。妈妈在私企上班,每天早出晚归,又无双休日,无暇顾及家里的三个小孩,把照顾三个孩子的任务交给了奶奶。由于奶奶的双手有关节炎,双手不能洗冷水,不能经常洗刷,彭颖总是竭尽所能地帮着奶奶做点家务,分担奶奶的任务。为了补贴家用,奶奶每天都会去外面捡捡破烂,放学时如果奶奶还没回家,彭颖总会先做好饭,洗好菜;吃完饭时,就帮着奶奶捡碗、擦桌子、拖地。由于弟妹年幼不懂事、贪玩,彭颖自告奋勇地帮奶奶看管好弟妹,和他们一起玩耍,给她们讲故事,让她们减少对大人的依赖。
2015年9月,彭颖的双胞胎弟妹进入了南丰附小读一年级,现在我们在彭颖家和南丰附小的路上,总能看到一个10多岁的小女孩牵着两个更小的孩子一起上学、放学,有时背上不仅有自己的书包,还要帮妹妹背着个书包;有时还多个塑料袋,里面装满了瓶瓶罐罐。下雨时,彭颖总是自己淋着,也不能让弟妹淋湿了衣服,每当回到家,奶奶总是泪水还肚里流,多懂事的姐姐。在家里,彭颖还承担了弟妹的家庭教师,每天辅导弟妹读书写字。彭颖的奶奶现在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捡她的破烂,再加上孝顺的彭颖帮忙,也许他们家的生活能到得到一点点改善。
怀揣着一份坚毅,一份孝顺,一份责任,彭颖用自己的实际言行分担了一个家庭的重担,让这个不幸的家庭,多了些许温馨,多了些许希望。11岁的彭颖抒写着中国少年华美的篇章!
【相关新闻导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