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到政府机关办事方便多了,一看牌子就知道该找谁、怎么办,以前要等几天能办好的事情,如今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办好,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好,办事效率高。”近日,南丰县琴城镇做餐饮生意的小陈拿着刚领到的《营业执照》高兴地说。这是该县以作风转变促效能提升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南丰县以“作风大转变、效能大提升”为重点,努力实现“四个零”的目标,着力创优发展环境,促进服务效能提升。
加强制度建设,做到为民办事“零拖延”。推行服务承诺制,对办理时限、程序、一次性告知办理事项所需材料等内容作出承诺。推行首问负责制,要求服务窗口工作人员挂牌上岗,指定首位接到服务对象申请的工作人员为首问责任人。推行限时办结制,公示服务承诺办理时限,并在受理上申请时告知服务对象。推行失职追究制,对群众诉求漠不关心、为民办事拖延,影响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的人和事,依据有关规定追究领导的责任。
推行阳光问责,做到衙门作风“零容忍”。深入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坚持依法、高效、规范、透明的原则,对违反网上运行及其他相关事项的责任人进行问责。公开各单位服务窗口办公电话、监督电话,亮剑“中梗阻”,铲除潜规则,坚决治理作风效能“顽症”,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及民生工程、窗口单位服务质量、群众关注等方面的热点问题开展作风效能检查,对破坏发展环境、损害群众利益的责任人及时在相关媒体予以曝光。
为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做到服务客商“零投诉”。该县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包挂制、帮办制,领导干部挂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民生工程,深入项目一线,从招商落地到开工建设,对每个项目、每个环节提供“一站式、帮办制、保姆式”服务,做到落户项目有人管,在谈项目有人跟,在建项目有人抓。实行执法管理“五不准”:不准乱收费、不准乱检查、不准乱处罚、不准乱摊派、不准乱索取。加强群众监督,创优发展环境,选择70家重点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环境建设监测点,加强对涉企执法检查、工作作风、办事效率等行政行为的监督。
此外,该县还注重贴近一线群众,做到深入基层“零距离”。建立帮扶联系制度,开展“五民一建”活动,每个部门、单位各联系一个村,定期深入帮扶点走访群众。要求县级领导同志深入挂点村开展民情家访,驻村干部下基层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宣传政策法规,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实际问题,写好民情日记。积极开展“三联共建”活动,对农村(社区)、“两新”组织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进行帮扶,倾听群众呼声,强化政风行风建设。(袁智 彭明强)
【相关新闻导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