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军峰山南部海拔969米的南丰县三溪乡祝家山村,绝对是我市海拔最高的村庄。这里峰峦连亘,怪石嶙峋,遍布南方红豆杉等珍稀植物,使这个小小山村景色秀丽、风光宜人。梯田、水车、吊脚楼、傩戏和长年云遮雾绕,又使人感到祝家山拥有一种神秘的色彩。
近日,记者和本市几位摄影爱好者走进了这个神奇的小山村,试图用照相机撩开这个如同世外桃源般的村落的神秘面纱。
雾海水车惹人醉

祝家山百年水车
上祝家山的路有两条,一是走小路5公里,二是乘车走大路11公里。我们选择的是乘车上山,然后走路下山,这样既可节约时间,又能多看风景。车从三溪乡出发,驶向祝家山村,路途不远,然而山道崎岖险峻,很多地方我们不得不下车步行,甚至帮助推车前进。终于,在距离祝家山还有不到3公里处,这辆老吉普车罢工了,我们只得改搭一辆货车进山。尽管夜色朦胧,一路上的风光特别是梯田还是令人陶醉。但为了赶路,记者不得不忍住摄影创作的欲望。是夜,记者夜宿祝家山村吊脚楼。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记者便一头扎进了军峰山云海里,去拍摄雾海、水车和吊脚楼。在离村子两三公里处的一座陡峭的山坡上,茂密的灌木掩映着一幢茅草房,房旁边有一架老水车,槽水的冲击让水车轮飞快转动,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同时还伴随一阵阵沉闷的“咚咚”舂米声。
原来,这架水车安装有一个石盅,转动的水车带动木桩,将稻谷捣碎脱粒。随行的乡干部告诉记者,这种原始水车舂米,虽然加工时间长,但不会破坏稻米的成分,较之机器加工的稻米营养更丰富一些。由于水车舂的稻米营养丰富、口感好,因此,该村还延续着古老的水车加工稻谷的方式,使得这架水车很好地保留着。
水车转动时,“咚咚”的声音在山谷中此起彼伏,渲染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氛围。
溪水造就壮观的梯形水田

祝家山梯田
祝家山村因丰富的水资源有了水车舂米的美景,还因丰富的水资源造就了壮观的梯田群。顺着下山的路走去,狭隘的山道两旁是茂密的森林,记者惊喜地看到了十余棵千年红豆杉,这可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啊!就是因为有了这些珍稀的树木,才有了一条条清澈的溪水。记者拄着一根木杖艰难地往山下走去,只见山谷两旁的山坡上到处是梯田群,时值一季稻栽种季节,在梯田里到处可以看到忙碌的村民。乡干部告诉我们,这一带共有四五个较集中的梯田群,每到插秧时期和稻谷成熟时节,都是梯田最漂亮的季节,特别是金秋时节,金黄的稻谷随风摆动,十分好看。近些年来,已有不少的摄影爱好者前来拍照。
清澈的小溪从最边远的一个山谷起源,一路顺流而下,共有4.5公里长。小溪宽的地方一丈余,窄的地方仅一步之遥,由于河溪从山上顺流而下,经年不息,小溪里的石块被冲洗得十分光亮。溪中可见一个个小湖泊和大小各异、处处可见的天然“浴盆”,“浴盆”里盛着水,像一块块圆镜。山溪中还有许多形状各异的怪石,千奇百态。清澈的河水在险要的山谷中绕来绕去。村边小溪是村姑洗衣的好地方,是夏天村童戏水的天堂。溪边修竹随风荡漾,与一排排田埂路边的竹篱笆交织成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象。
傩戏的神秘色彩和传奇

祝家山傩戏
祝家山坐落在一个隐秘的山坳里,村中的建筑多为土墙式的,很难想像这些看似风化得很厉害的土墙如何能支撑那巨大的房屋。祝家山里最具观赏价值的建筑是吴氏家庙,庙在村口的一片树林里,庙的门楣左右各有一块砖雕,内容为猴子摘桃,工艺十分精湛。庙里有一座古老的戏台,每年春节期间是傩戏开演的时间,这一期间,离家再远的祝家山男女老少都会赶回来,参加和观赏这一表演。
祝家山傩戏是军峰山上最具特色的傩舞艺术。祝家山村与近些年来蜚声海内外的三溪石邮村同一个吴姓,祝家山尊西汉长沙王吴芮为祖先,吴芮在军峰山操演部队,是吴姓村民代代传诵的经典故事。祝家山傩戏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八期间的搜傩、跳傩等充满了传奇和神秘色彩。祝家山傩戏与石邮同出一源,却有多处不同,如祝家山傩戏有二胡、笛子等乐器伴奏。
更令本市傩戏研究界瞠目的是祝家山傩班的傩特技。祝家山傩班的十几个青壮年武功非凡,傩戏表演时,他们以梭镖对刺双喉,以赤膊身躯滚刀阵,以十余人组合叠出各式各样的罗汉阵等,这等傩特技在全国亦属罕见。祝家山傩戏跳傩是有严格的时间限定的,一般是农历正月初一到十八,初一叫“起傩”,十八叫“搜傩”。“起傩”之后,傩班开始四处表演,十八回村“搜傩”。“搜傩”仪式极其隆重,四邻八乡的乡亲们在这一天夜晚往往都要赶到祝家山村自己的亲戚家中,村里往往也要摆上几桌到几十桌,集中招待一些来此地观傩的“上面人”。
叠罗汉其实是傩舞表演的一个高潮节目,祝家山村参与叠罗汉表演的村民共有20多人,他们都是村傩舞队的队员,每年春节前夕便开始跳傩舞,一直要跳到正月十八。这一期间,村里的家家户户都会以喜爆迎接傩舞队上门表演,并以好酒好烟好茶接待。一般上户跳傩时并不表演叠罗汉,只有在村里傩神庙的戏台上才正式演出。
参加叠罗汉的村民均为男性,年龄小的只有10来岁,最大的有60多岁,他们中有父子、兄弟、叔侄,还有一对爷孙,另外两个五六岁的小孩被选中当童男童女。
叠罗汉者平时并不总在一起训练,演出时全凭各人的体力、灵敏度和感觉。演出时,叠罗汉的前辈们会在一旁悉心指导,有时一个动作不到位,他们会大声地呵斥或亲自上前调教,摆出长辈的威严。对于异常成功的演出,严格的前辈们会解释:“这是傩神在保护。”
观看叠罗汉的地点一般是在村北靠山边的傩神庙里,这是一座造型别致的明代古建筑,几经修缮,风光依旧。庙里有一座古戏台,戏台的对面供奉着傩神。一到春节期间,傩神庙里爆竹声声,红烛摇曳,香火不断。庙很大,戏台下能容纳三百多观众。叠罗汉的前奏是跳傩舞,这个时刻,村民们不分男女老少,也不管有多么精彩的电视节目,都会毫不犹豫地拔掉电源,关闭电视机,然后搬一张长凳子,扶老携幼前去观看叠罗汉。
台上的罗汉们跳跃着,变幻各种造型,有的如莲花,有的似金鸡,有的像一座独木桥,有的像一间房屋,最后一组是“牌坊”的造型,由最初的4名罗汉演“一柱冲天”到10多名罗汉同演“五柱泰山”,变化之快,构筑之巧,像杂技,似体操,把民间艺术的粗犷一面表现到了极致。
台上精彩演出,台下掌声、欢呼声如潮水一般,演到精彩处,锣鼓声、口哨声、呼喊声、笑声交织成一片。
然而,祝家山傩戏却由于地处偏远而无人问津。祝家山地处军峰山高寒地带,古老的山寨堡垒建筑遗迹与深幽的地理环境,宛若镶嵌在军峰山风景区中的琥珀。如此美雅而幽静的小山村倘若作为生态旅游的品牌打造出来,岂止是南丰傩资源的重要补充,更是南丰傩文化多元视角的一种开拓。
据南丰县旅游局的同志介绍,祝家山傩戏、梯田和该村秀美的风光已逐渐成为军峰山一个旅游观光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