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剧团的演员们走村串户,穿行田间

送戏到村头

乡戏醉村民
上世纪90年代初,逐渐脱贫的南丰县太和镇康都村农民为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22户农户每户出资600多元,建起了股份制农民业余剧团。进入新世纪的今天,曾经的情景随着岁月的轮回渐渐成为一抹暖色的回忆,康都农民爱看戏的情结却依然如初。他们买来了道具和戏服,并聘请了老艺人作指导,重新组建农民业余剧团。村党支部赠送了一台扩音器,县文化馆派出3名老师义务到村帮助排戏。戏班里的演员都是来自本乡本土,他们白天各自在田间劳作,晚上一起学戏排练,一边学,一边练,一路走,一路唱,唱尽古今悲欢。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们学会了30多台传统古装采茶戏和《麻辣嫂禁赌》、《划得来》等10多台寓教于乐的现代戏剧、小品,以适应不同年龄的农民观众需要。
演出的时候,你总会在一些山头或者背风的圪崂里看到简陋的戏台前黑压压坐满了看戏的农民,演员们早已习惯了这种乡俗,只要观众们乐了或者跟着剧情流下了泪水,就会觉得自己演得成功,也就有了一份欣慰、一种坦然。该剧团平均每年下乡演出120余场,相邻的南城县、广昌县、闽赣边区的福建建宁县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唱响闽赣边区,为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康都农民业余剧团的带动下,如今南丰县农村已有15个农民业余剧团,这些戏班流动在城镇与乡村之间,用他们的唱腔和演技娱乐一方百姓,他们就像一道流动的风景。(黎兴旺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