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笔者随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人员在南丰县白舍镇周源村发现一口古井,该古井造型别致、外观完整、辅助物丰富,建造于清代嘉庆庚辰年(公元1820年),距今有189年历史。
该古井位于周源村东口一侧,有东西约6米、南北约4.5米的石筑井台,井口径2.5米,井壁自下而上为青条石层层垒筑而成,正前方青条石壁上赫然用阴文雕琢“嘉庆庚辰年建造”七个行楷大字,由于风化原因,字体颜色已渐淡,但从中仍可看出石刻笔锋流畅,笔力雄健。石壁上水淋淋地长满苔藓,井口镶嵌着四方形青石井盘,已磨损的光滑一片。古井里的水清澈无比、甘甜可口、长年不涸,几乎看不见一点浑浊的迹象。据村民讲,由于古井的水清凉甘甜,长年不涸,尽管家里安装了自来水及机井,但是不少老百姓还是愿意喝这里的井水。
在古井南侧,在两棵古樟树的掩映下,一座单檐,屋脊和垂脊各有戏曲人物堆塑,门窗栏杆彩塑花鸟鱼虫,雕饰精美的明清时期古戏台出现在人们面前。在斑驳的戏台木板墙上,隐约看到“光绪二十八年”和“开天门”等一些墨笔字。记载的是当年戏班上演的时间、剧目和艺人姓名。
据文物专家介绍,该古井和古戏台的发现,为研究当地水文地理历史及古井文化建筑形制提供了实物资料,同时对考证民俗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谢卫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