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栖次展示他的“吉祥树”傩面具
今年10月底,记者前往厦门参加第二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抚州展馆记者看到一位来自南丰县的年轻人,他叫王栖次。他带去的在蜜桔树干上雕刻的傩面具吸引了许多嘉宾的目光,小王给他的这套蜜桔树傩面具雕刻取了一个十分温馨的名字——吉祥树。
南丰是驰名中外的中国傩舞艺术之乡,南丰傩舞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中国古代舞蹈的活化石”。受傩文化熏陶,王栖次从小对傩面具十分喜爱。
1984年,王栖次出生在南丰县太和镇,村里的竹马傩班在当地小有名气。小时候,邻居的一个城里亲戚是雕刻傩面具的师傅,来乡下时会雕上几个小的傩面具送给孩子们玩。王栖次从小喜欢画画,回到家找根差不多大的木头,就用削铅笔的小刀照着样雕刻。
2001年,初中毕业的王栖次没有继续读高中,而是拜了一个傩面具师傅,一门心思学习傩面具雕刻。3年的学习时光,雕刻技艺日渐成熟的王栖次决定自已出门闯市场。2004年,他在南丰县城的一个小巷里租了一间民房,将自已雕刻的傩面具推向了市场。
王栖次雕刻的傩面具形神并具,深得客户青睐,客户群也越做越大。2007年,王栖次注册成立了“返朴归真”木雕工艺坊,将他的傩面具雕刻市场进一步做大。
在多年傩面具雕刻过程中,王栖次发现,南丰的蜜桔树硬度十分高,可与黄杨木媲美。于是,2008年初,本着“传承傩舞艺术,扬我桔都文化”的宗旨,王栖次决定利用废弃的南丰蜜桔树进行傩面具雕刻,其独特的“吉祥树”傩面具系列一面市,便受到市场好评。当年,在蜜桔树上雕刻的“蜜桔姑娘”获2008抚州市十佳旅游特色商品。今年,王栖次还带着他的“吉祥树”傩面具系列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文化国门”展示、展演活动。
采访中,王栖次告诉记者,在蜜桔树上雕刻傩面具,既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又有利于推广南丰的蜜桔文化,作为南丰人,他有责任把傩面具雕刻传承下去,并将其发扬光大。(本报记者 胡新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