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荐勤在执行任务

钟荐勤妻子泣不成声
1月17日,大江网记者获悉,在海地地震中遇难的中国驻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员钟荐勤为江西南丰人。南丰县委宣传部报道组组长黄应国告诉记者,钟荐勤的家在南丰县城,他的父亲过世比较早,家里还有母亲和5个姐姐在。目前,钟荐勤的母亲已经被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接去云南。据悉,8名在海地地震中遇难同胞将被追授为革命烈士。
中国国际救援队于海地当地时间16日早晨7时12分挖出第二具失踪人员遗体,根据胸牌姓名确认为中国驻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员钟荐勤。据悉,钟荐勤现为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政治部宣传文化处正营职干事,武警少校警衔。黄应国告诉记者,昨天晚上7点多,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派了3个人到钟荐勤在南丰的家中,当时云南方告诉钟荐勤的母亲:“钟荐勤还埋在废墟里,我们正在全力组织救援。”今天早上,钟荐勤的母亲已经跟随云南边防的工作人员前往云南。
根据公安部应急工作小组最新通报,钟荐勤,男,汉族,1975年12月生,江西南丰人,1993年12月入伍,199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本科学历。据悉,钟荐勤热爱文学创作,是云南省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之一。第一次海地维和归来后,他出版了长篇小说《唯有情牵》。
2009年6月19日,女儿出生时,钟荐勤已在海地执行任务。至今,他没有见过自己刚过半岁的女儿。(张愉)
新闻链接:
在海地地震遇难的8名中国维和人员中,有一位35岁的宣传干事,他叫钟荐勤,是抚州南丰县人。噩耗传来,钟荐勤的亲友和家乡人们都感到十分悲痛与惋惜。抚州日报记者17日赶到南丰采访,了解这位祖国英雄的成长历程。
两赴海地维和
1992年,钟荐勤从南丰一中毕业后于次年12月入伍,任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红河边防支队战士、司务长。1999年1月起先后任红河边防支队正排职检查员、河口边防大队正排职干事、老范寨公安检查站副指导员、南溪公安检查站副连职检查员。2004年2月起先后任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政治部宣传文化处副连职干事、边防战士报社正连职干事、文化工作记者站副营职干事。2008年12月任文化工作记者站正营职干事。2007年12月至2008年8月、2009年6月至今,被选入中国第六支、第八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两次赴海地执行维和任务。
在去海地执行维和任务前,钟荐勤已干了6年的电视报道工作,在缉毒前沿,用手中的摄像机完整记录了一桩桩毒品案件的影像取证资料,真实记录了侦察员在一线舍生忘死的英勇事迹。作为一名“战地新闻官”,他深感责任重大。到达海地任务区后,他开始了一个漫长的新闻宣传战斗之旅,努力全面宣传报道中国第六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执勤、生活等方面情况,弘扬公安边防部队官兵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大舞台上良好的精神风貌。
2009年春节,身在异国他乡的维和官兵把对亲人的思念默默埋藏在心底,把一腔热情奉献在履行维护世界和平的神圣职责上。钟荐勤通过文字、电视画面、广播,迅速将维和官兵战地过春节的思乡之情表达出来。通过他的积极协调,央视春节联欢晚会黄金时段播出了“中国第六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与全国人民共迎新春”的滚频字幕;大年初一,央视国际频道播出了反映防暴队员一天执勤生活的电视专题片;新华社发了题为《海地春节乐融融》的通稿,并被《参考消息》刊载。
此外,在国内遭受重大雪灾和地震灾害后,钟荐勤把维和官兵捐款11万元的消息,通过新华社巴西分社及时刊发。无论是防暴队组织的生活、节日活动,还是公安部、云南省慰问团的活动,以及维和官兵在莱卡平暴处突、在海地宣传奥运等重大活动,都得到了及时报道,第一时间扩大了公安边防部队的社会影响。至去年7月底,钟荐勤共在中央、省、市媒体发稿306篇,其中播发电视专题片14部。平时他还发挥自己的特长,拍摄资料照片6万余张,拍摄视频资料DV带267盒,为部队积累了丰富的影像资料。
异国地震牵动亲友心
钟荐勤是南丰县城人,他有5个姐姐,父亲早在1995年因病去世,母亲是一名教师,现已退休。自从海地发生地震后,他的家人、同学、战友和朋友都十分牵挂。
钟荐勤的四姐钟荣勤告诉记者:“地震发生后,我就一直通过新闻关注那边的情况。弟弟出事后,我们一直没有告诉妈妈,怕她受不了。”
“当地震发生时,我赶紧打了他电话,但联系不上,然后我就给他发短信,但他一个晚上都没回,所以我当时就感觉不妙。后来看到公布的中国8名失踪人员名单中有他,我们同学就相互转告,心情都非常难过。但他一直给我们的印象是很坚强的,所以我们都抱着一线希望,认为他还有生还的可能。然而,今天早上听说他的遗体找到了,我们的心情很沉痛。”钟荐勤的同学刘剑斌边说边打开手机短信给记者看。
得知钟荐勤出事后,最悲痛的是他的母亲。虽然大家都想瞒着她,但老人还是知道了。听到这个消息后,她几分钟说不出话来。
尚未见到半年前出生的女儿
钟荐勤2001年结婚。妻子徐宏曾经也是一名边防警察,在边防部队服役12年,2005年转业。为了工作,两人一直没要小孩。直到去年6月,钟荐勤来到海地的第四天,女儿出生了,远在万里之外的他在妻子分娩时也无法陪伴在身边。
“她女儿还没起名字,他说要等他回来再取。”
“没想到他连自己的小孩都没能抱到,我觉得可能是他这辈子最遗憾的事情。”
采访中,钟荐勤亲友的两句话令人动容。作为一个父亲,他还未来得及看自己亲生女儿一眼,就永远地离开了。
钟荐勤的亲友还告诉记者,他是一个喜欢钻研、热爱生活、多才多艺的人,懂乐器,爱好文艺创作。几年前,他把他在海地维和的生活写成一本小说,名叫《唯有情牵》,同时还主编出版了画册《海地维和》。
昨日,记者得知,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领导于1月16日晚赶至南丰,在当地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前往钟荐勤老家,亲切看望慰问了钟荐勤的母亲及家人。(王富国 黄应国 本报记者 李俊)
“回首八个月的维和历程,我深切地体会到:在异国他乡,祖国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国际地位是我和战友们完成任务的坚强后盾;师长亲友们的关心支持是增强我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迎难而上,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力量源泉……
“回首八个月的维和历程,我深切地体会到:参与国际维和,必须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才能抓住和平时期难得的实战机遇锻炼自己。我认为,作为一名公安边防警官,能有机会参与国际维和非常幸运,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青年作家,能够在国际维和事业中做为国争光的具体工作非常光荣……”
——摘自《钟荐勤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