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井从未干涸

古井上的石碑
近日,南丰县民俗文化“傩舞”和“龙灯”活动采风团在白舍镇石源村,意外发现一口清乾隆十六年(即公元1751年)重修建造的一口古井。该古井方形构制,造型完整。井水纯净、清洌、甘甜,距今已有260年历史。
古井位于石源村东南口一侧,又名“道堂口”,有东西约4米,南北约7米的石筑井台。井深为4米左右,井口径约3米,井壁自下而上为青条麻石层层垒筑而成。井口镶嵌着四方形青石井盘,经岁月打磨已非常光滑。正前方青条石壁上赫然镶嵌着一块石碑,碑文用行楷详细记载着该村迁徙发展、古井建造历史原因、付款方式及人员数目。碑文如下:鼎修古井碑记,世传道堂门前古井,吾家由城迁乡,取吸兹水今六代参旧,系碎石垒砌地狭居小且基浅。着征居民屡谋新之而未果,迁来人员渐稠,朝夕取吸者日多,乃聚众会议量地度势易问成方鼎新筑,以大石而深广倍之,计所费各紫约十两有余,丁口按户均派摊所费顾繁而饮斯。泉有凉皆近悦,远来今而后各享盈宁户祝三多亿万年,庆流涓涓谨志……时和年丰、人安物埠、丁繁户衍、各臻福履。乾隆十六年辛未岁九月十三吉旦。
据当地村干部刘小毛介绍,井水一年四季不断,清凉甘甜,即使遇到再大的干旱,也从未干涸,仍能保证当地数百村民生活饮用。
该古井的发现对进一步研究本地发展的建井技术及建筑形制、人口的分布、生活用水以及人文地理情况,同时对考证民俗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直观实物资料。(谢卫民、记者鲁建军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