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梅寨丹霞地貌一景
越野车轰鸣着,司机加大油门,越过一座陡峭的山峰后,就见到了三国时曹丕《芙蓉池作诗》中的景象——“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这里就是南丰旅游部门全力推介的杨梅寨旅游景区。
杨梅寨位于南丰县三溪乡池丰村境内,距县城15公里,前倚石邮傩文化民俗村,背临军峰山旅游区,因古时盛产杨梅果而得名。如今,这个山窠里的丹霞地貌的绝壁上依旧在诠释着“望梅止渴”的典故,是驴友魂牵梦绕的圣地,也摄影爱好者期望值很高的拍摄之地。5月下旬,记者一行来到杨梅寨采访,杨梅寨尚未修通水泥路,普通轿车根本无法到达目的地,在换乘四轮驱动的越野车后,才得以一睹杨梅寨真容。
杨梅寨群山环抱,绿竹掩映;清泉淙淙,鸟语花香;阡陌相通,鸡犬相闻;农舍炊烟袅袅,牧童笛声悠扬;寨内处处充满神秘色彩,透露出无比的神奇。
“好啊!是该好好宣传我们这世外桃源般的杨梅寨了!”杨梅寨村民先是惊奇地望着我们这一行不速之客,了解我们此行目的后,好客的杨梅寨人表示了极大的热情。58岁的村民彭金根,是村里的文化人,他自告奋勇,充当了我们一行人的义务导游,不仅向我们介绍杨梅寨的典故,还领着我们四处参观拍照。
彭金根告诉我们,杨梅寨入口处有一冷水泉,名曰“酒泉”,相传古时有一农户在此处开设一酒馆,生意十分兴隆,因酒馆后面有一泉眼能产酒水,入口清凉甘甜,所以顾客盈门。如今,当地人去那边采摘杨梅时,偶尔还会看到有酒泉喷出。彭金根说:“我们祖先传下一句话,能尝到带酒味的甘泉必是有福之人。”
彭金根介绍,杨梅寨共有九十九座石山,山体以红石为主,属典型的丹霞地貌,十分壮观。而且,每座山均以“寨”命名,留下许多动人的传说。杨梅寨乃古时官道必经之地,人丁兴旺。但村庄户数总是99户,不能到100户,有人请来地仙作解,云:“杨梅寨四周大小共99座石山,故村庄户数不能盈百,始终为99户。”此后,杨梅寨每家每户认定了一座石山,并以“寨”命名,以求平安。
村庄背倚绵延的丹霞地貌山峦,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得每座山造型奇特,大多是堡垒状的山峰和峰丛,还有千姿百态的奇石、石桥和石洞。有的酷似一把把供人歇息的扶椅,古时称“扶椅寨”。因山势险要,只有一条狭窄的石道相通,战乱年代。村民们进山避难,借助有利的山势进行防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确保村民免受战乱之苦。村民们认为此山是福山,用“扶椅”的谐音,更名为“福义寨",乃杨梅寨的别称。
“过去这里漫山遍野都是杨梅树,我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上山去采摘杨梅,杨梅酸酸甜甜,把我们的大牙都酸掉了……”彭金根十分怀念童年时的光景,“如今村民广种蜜桔,杨梅树便少了许多,不过在山顶的岩壁上还有很多杨梅树,那里的杨梅果更加甜……”
“这些年有不少的摄影师来到杨梅寨拍摄,他们有的往往一住几天,寄宿在村民家中,每天早出晚归,爬到山头去拍摄……”彭金根说。前不久,北京一家地理杂志的记者曾寄住在他家里,他告诉彭金根:“大自然与人一样,是有生命的,只是大自然的生命周期,远非我们人类所能及。大自然整个地貌发育恐怕是几百万,上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历史,完成一个生命的轮回。杨梅寨丹霞地貌,属青壮年期,这个时期的丹霞地貌是非常漂亮的。早晨太阳刚出来,或者晚上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景色是最最漂亮的……”(本报记者 黄初晨 潘四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