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坊乡实施民生工程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点击
移民受灾户喜迁“爱心”村;“五保”老人住进了宾馆式的敬老院;低保户领上了救助金;深山农民踏上了平坦的水泥路;贫困学子领到了爱心资助……在南丰县温泉之乡——傅坊,一件件喜事让农民备感温暖,一件件民生实事改善了群众的生存条件,赣闽边界小乡孕育出了巨大的发展生机和活力,和谐、幸福傅坊绽放无穷的魅力。
移民受灾户喜迁“爱心”村
“真是太感谢乡里的领导了,没有当地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我们还是住在危险的地质灾害点。”傅坊乡田南村石人山村小组的村民吴文生感慨地说。石人山村小组地处山区,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地带,每逢雨季当地的乡村干部就来到村里,看望村里的村民,提醒注意安全,并且把村民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为了彻底改变这种情况,傅坊乡党委、政府把石人山的村民进行整体搬迁,在交通方便,地质条件较好的田南村庙上村小组、石咀村进行集中安置,免除村民的水患,目前,田南村庙上村小组的16户村民在汛期到来之前全部搬进了新居,石咀村村民安置点正在建设当中。
傅坊乡杨家村委会高家段村小组交通条件不便,村民饮水困难,当地党委、政府将70多户村民统一搬迁到“爱心”村,村庄绿树环绕,环境优美,并且统一实施了新村建设。村民黄令焕说,这个村是由当地党委、政府共同打造的新村,我们把这个新村命名为“爱心”村,表达全体村民对党的感恩之情。
傅坊乡地处赣闽边界,有些群众居住在边远的山区,生存条件较差,为了让深山的群众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该乡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从群众反映最直接、最现实、最强烈的民生问题入手,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群众利益,真正让人民群众得实惠。今年以来,该乡实施民生工程20项,总投入达到了220万元。从2008年以来,实施移民搬迁工程以来,已建成四个移民搬迁点,正在规划建设两个扶贫移民点。
“五保”老人住进宾馆式敬老院
在端午节即将到来之际,傅坊乡党政主要领导来到了乡敬老院将包好的粽子送到敬老院老人的手中,让群众过一个祥和的佳节。五保老人黄憨古说:“党的政策好,我们在这里吃的好、住的好,天气好还能在院子里的门球场上打门球。”过去的敬老院破败不堪,傅坊乡党委、政府投入70余万元,新建了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634平方米,主楼为二层,内部实施齐全、环境优美的敬老院,在每个套间都配有独立的卫生间。在敬老院内配备了门球场、健身器材等室外娱乐活动设施,栽种了茶花树、桂花树等,敬老院里的集中供养的15位老人悠然自得享受着晚年幸福生活,真正体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温泉乡里 “农家乐”乐农家
傅坊素有温泉之乡的美誉。该乡的温泉出水温度为68摄氏度,日出水量可达2000吨,水质清新润滑,水体澄明清澈,有“热池腊月亦沸”之称。利用这一资源优势,该县引进江西恒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投资4亿元,开发建设占地500亩的温泉山庄项目。项目建成后,将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文化体验”为一体,并努力将其打造成“江南第一桔温泉”。目前,已有三幢VIP房建成封顶,预计在10月份对外营业。据悉,傅坊乡还将以傅坊温泉旅游项目为龙头,整合当地黄井故里、港下村古村落、明代古城墙、曾国藩手记等旅游资源,加快当地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上规模、有品位、风格独特的农家乐,为农民的致富增收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走在傅坊乡公路两边一排排、郁郁葱葱的杨树,映入眼帘,该乡的森林覆盖率增长到73%,一个生态、富裕、幸福、和谐的傅坊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胡志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