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丰县是“中国蜜桔之乡”。名扬天下的南丰蜜桔,以吉祥的绚丽风采和喜庆的璀璨景致承载起南丰的千年文明。改革开放以来,该县把南丰蜜桔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打造,使南丰蜜桔得到迅速发展,种植面积达70多万亩,是“全国柑桔商品生产基地县”,发展林下经济蕴藏着无限空间和潜力。 近年来,该县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紧紧依托南丰蜜桔产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着力拉长产业链,积极引导农民从传统的种桔,逐步走向发展以桔为主,林下种养和生态桔园休闲旅游等为辅的多元化立体式经营模式,做大做强名优特色南丰蜜桔产业,助推全县农民阔步奔小康。
生态养殖助农增收
紫霄镇黄砂村养猪大户洪长根在自家桔园建养猪场,采用“青饲料+多种微量元素”饲养肉猪,省力省钱,肉猪生长好,收益高,每年仅此一项获利在4万元以上;白舍镇望天村回乡创业大学生周承旺和邹坊村懂兽医技术的刘老广利用小额贷款和自筹资金投资30万元,在桔园开办集孵化、鸡苗、肉鸡为一体绿壳乌鸡和竹鸡养殖场,带动周边农民参与在桔园放养鸡、鸭、鹅、竹鸡、豪猪、果子狸、山羊近100万只。
“桔园搞养殖,一举三得,真合算”。生态养殖动物不仅肉质好,风味佳,且动物粪便还可为桔树生长提供优质有机肥。鸡、鸭、鹅、竹鸡等还能吃掉林中害虫,达到节约饲料、减少农药、肥料费用和防止桔树病虫害的良好效果,使生产的动物产品和蜜桔果品符合现代人要求的无公害生态绿色农产品标准,备受市场青睐。该县被授予“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县”,有桔园养殖户2000户以上,助推了一方农民增收致富。
特色种养促农致富
桑田镇西源村甲鱼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甲鱼养殖能手、共产党员杨美孙领着村民成立“南丰县美孙甲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实行“五统一”经营管理,在桔园山谷挖塘600亩养殖甲鱼,吸收社员31户,年产甲鱼蛋600万枚,每户年均利润10万元,其中年均利润过50万元的就有3户。怪不得杨美孙诙谐地笑道:“你可别小看这甲鱼蛋,它能卖到4块钱1个,大家都说它是‘金蛋蛋’。”这是该县特色种养的一个缩影。
南丰甲鱼和南丰腌菜享誉神州。南丰人养甲鱼有着近20年的历史,种植南丰腌菜有几百年的历史。该县琴城、桑田、太和、市山、洽湾等县城周边乡镇,既是南丰蜜桔主产区,又是发展特色种养产业区,养甲鱼、种腌菜水平和种蜜桔水平同样一流,闻名遐迩。该县南丰腌菜已注册商标,成为一种名优土特产品。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发展甲鱼养殖专业合作社26家,参与社员600户,养殖甲鱼面积5000亩,种植南丰腌菜面积7000亩,助推农民阔步奔小康。
生态旅游强县富民
南丰是“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也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山青水秀,风景旖旎。境内拥有军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傩湖国家级湿地公园、琴湖省级城市湿地公园、潭湖省级湿地公园、全省首个罗里石生态蜜桔园等旅游资源。该县通过山顶植生态树、山腰栽种蜜桔和林下种养、山谷兴建水塘养甲鱼等打造200余个精品生态蜜桔园,形成“人、桔、花、鸟、鱼”等为一体的独特人文生态景观。
随着该县南丰蜜桔产业的发展,以生态蜜桔观光为主的休闲游迅速兴起。游客看桔海、游桔园、赏桔花、闻桔香、摘桔子、尝蜜桔、品桔味、观傩舞,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屋、享农家乐,亲密接触大自然,欣赏农家风情,自然、休闲、惬意。如今该县四季游人如织,特别是每年4月桔树开花和10月桔子熟了,游客更是络绎不绝,每年吸引外来游客60万人次,旅游收入2亿元,拉动相关产业产值10多亿元。
“南丰福地,世界桔都”。南丰确实是块福地,现在农民富了,生活好了,蜜桔产业直接创收近30亿元,20余万农民人平均纯收入的八成源自蜜桔产业,近10万农民“洗脚上岸”从事蜜桔产业、林下种养及生态旅游业。
目前,该县共登记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50余家,实现全县范围全覆盖,入社成员7000余户,涉及蜜桔、甲鱼、禽类、蔬菜、毛竹、食用菌等领域。2011年农民年平均纯收入10707元,列全省各县榜首,连续10余年位居全省前列,连续5年被评为“全省农业发展先进县”、“全省农民增收先进县”。(周百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