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2000年的江西南丰傩舞,今日走出大山,成为中华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
乡傩“出山”(华东风情)
由10名少儿组成的南丰少年傩舞艺术团,将赴昆明参加’99世博会江西省活动周文艺演出,为江西文化争光添彩。由此,南丰的傩舞走出大山,走出了数千年迷信思想的阴影,为弘扬民间傩舞艺术谱写了新篇章。
“傩”,是远古时代人们驱鬼逐疫举行祭祀仪式时跳的巫舞,它起源于先民的原始宗教和图腾崇拜意识。南丰有傩,自汉代始,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在数千年流传中,尤其是获得近现代多种文化的浸润,使南丰傩不断贴近生活,由最初驱鬼逐疫的舞蹈演变为娱神娱人的民间舞蹈,并有舞蹈“活化石”之称。
新中国成立后,南丰傩舞艺术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扶持,通过多次派人挖掘、整理、研究、创新,古老艺术再展新姿。50年代,《文王访贤》、《和合》舞参加了江西省和中南区的第一届民间艺术会演;《判官醉酒》舞参加了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引起强烈反响。尔后,中央和省的专业文艺团体纷纷前来采风,并以傩舞语汇为素材,创作了许多优秀舞蹈节目。60年代后期,南丰傩舞因“十年动乱”而一度沉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弘扬民族文化,在省地有关部门支持下,南丰进行了傩舞普查、录像、采编工作,举办了傩舞调演,组织了农民傩舞剧团,建立了南丰傩文化展览馆,成立了南丰傩舞研究协会,开展了傩文化题材的文艺创作,南丰傩舞青春焕发。现今南丰不仅保留有古老的傩祭仪式和江西现存最早的上甘村明代傩神庙,而且留传创造了70多个傩舞节目和100多种面具,118个傩班遍布城乡,构成独具特色的南丰傩文化。
每年春节至元宵,城乡各地傩舞狂欢,加上锣鼓、鞭炮、火把,绘成一幅桔乡傩舞庆丰年的壮丽画卷。南丰傩舞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海外文化界的关注。1991年以来,仅日本就先后有东京大学、神奈川大学、大阪大学等5批专家学者前来考察傩文化。
1992年3月,石邮傩队应邀为“中国广西傩戏国际学术研讨会”进行演出,再次引起轰动。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薛若邻写信说:“南丰傩队的演出,令中外学者专家有耳目一新之感,对研究我国的傩艺术,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曲六乙撰文说:“我认为它(指南丰傩)比周边省份的傩文化更古老稚拙,更粗犷豪放,更具原生形态特征,因而在文化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艺术学、戏剧学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
1995年和1996年春节,中央电视台两次赴南丰拍摄《乡傩》专题片,专题片在全国播放后,进一步扩大了南丰傩舞的知名度。1996年11月,南丰被文化部正式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傩舞艺术)。此后,南丰傩舞不断被邀请到旅游风景点作商业性演出,受到中外游客的一致赞誉。
1998年5月中旬,南丰石邮6名艺人应邀参加了在日本歧阜县举行的第6届地方传统技艺节。南丰傩的古朴和神奇,震惊了东瀛。
远古鸿蒙,物换星移,南丰傩舞不断推陈纳新,以独特的风格焕发出强大生命力,不仅至今活跃在乡畴闾里,而且走出了山寨和国门。
图:李润生摄
《华东新闻》 (1999年08月19日第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