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
村里的垃圾没人管了
我的家乡在偏僻的龙潭镇陂尾村。由于有大山的阻隔,交通不便,村里至今都没什么工业污染,是难得的一块净土。儿时的家乡处处都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虽不富裕,但大家的日子过得很滋润。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外面的世界精彩而丰富,家乡的年轻人纷纷走出大山。留守的多是老人和妇女、儿童以及一些无所事事的青年人。由于缺乏足够的劳动力,大量农田荒芜了。本以为没有工业的污染,环境会更好。但近日回家却看到与想象中截然不同的景象。河流堵塞,到处都是垃圾,河中还漂浮着大量死家畜、家禽,河水严重富营养化,别说下河游泳,就连看一眼都会头晕恶心。
造成这一破败不堪的景象,竟与缺乏劳动力有关。以前农村的厕所是“宝”,大家抢着要,粪尿是流不进小溪的;现在很少人种庄稼,村民只种些菜自给自足,而且他们都不是壮劳力,嫌粪尿施肥太累、太脏,都改用化肥了。没人要的人畜粪尿自然流进了小溪。至于垃圾,大部分是些树枝、树叶以及一些一次性塑料袋。限塑管不到农村,商家为招揽生意,都会提供免费的塑料袋,而垃圾又没有集中处理,所以塑料袋泛滥成灾。
农村没有工业,不等于没有污染。关键是政府要引导、支持农村走上良性的生态发展之路,既保住青山绿水,也让农村永远焕发勃勃生机。(广东揭西县 刘庆方)
农村收废品的人少了
我老家在湘西南的一个小村庄。记得小时候,我们小孩子最盼望的就是收废品的“货郎”进村。一听到“收鸡毛,收鸭毛,收破铜烂铁”的吆喝声,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将平时积攒起来的玻璃瓶、破脸盆、牙膏皮等废品卖掉,兑换成零钱或者糖果。大人们教育小孩出门看到空瓶子、废塑料、废铁皮等都得捡回来。那时候,农村垃圾数量较少、成分单一且易于分解,加之又有人上门收废品,所以村前屋后很少有垃圾。
近些年回家,发现村里的垃圾越来越多。乡亲们有的将垃圾倒在路边上,有的倒在田埂上,有的倒入村前的池塘或水沟里。放眼望去,满眼都是塑料袋、包装盒、饮料瓶、一次性碗筷等不易降解的垃圾,苍蝇成群,散发阵阵恶臭。
农村垃圾问题为何越来越凸显?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主要是因为农村垃圾的“产量”变大和“销路”变窄。一方面,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生活空前繁荣,农村垃圾与日俱增。另一方面,农村进城打工的人越来越多,走村串户收废品的越来越少,家里的垃圾无处可去,乡亲们为了省事,只好一扔了之或一烧了之。(湖南岳阳市 李志美)
【相关新闻导读】
·南丰开设垃圾兑换超市
·马路边任意倾倒腐烂蜜桔垃圾,这道难题谁能解?
·【征求公众意见】南丰县生活垃圾处理配套发电项目(一期)
·天气越来越热 南丰大桥路垃圾场臭气熏天
|